第一题:试比较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优缺点
【答案要点】一般来说,单向沟通指没有反馈的信息传递;双向沟通指有反馈的信息传递。
(1)在时间上,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需要更多的时间。
(2)在信息和理解的准确程度上,在双向沟通中,接收者理解信息和发送者意图的准确程度大大提高。
(3)在接收者和发送者的置信程度上,在双向沟通中,接收者和发送者都比较相信自己对信息的理解。
(4)在满意度上,接收者比较满意双向沟通,发送者比较满意单向沟通。
(5)在噪声上,双向沟通的噪声比单向沟通要大得多。
第二题:什么是沟通?为什么要沟通?
【答案要点】(1)沟通是信息的传递与理解的过程,是在两人或更多人之间进行的在事实、思想、意见和情感等方面的交流。
(2)良好的沟通在实际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化解工作中的各类矛盾,使管理者充分了解组织内外部与管理工作有关的各种信息或想法。具体说来,沟通在管理工作中具有以下作用:
①有效沟通可以降低管理的模糊性,提高管理的效能。
②沟通是组织的凝聚剂和润滑剂,它可以改善组织内的工作关系,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③沟通是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
第三题:简述书面沟通的优缺点
【答案要点】书面沟通的优点:
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较小,有利于长期保存、反复研究,在传递过程中不容易被歪曲,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与规范性。
书面沟通的缺点:
(1)书面沟通耗时较长。
(2)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3)缺乏口头沟通时语音、语调、表情等元素的辅助。
(4)书面沟通可能让人感觉比较生硬,不如口头沟通容易让人接受。
第四题:简述有效沟通的标准
【答案要点】(1)保证沟通的"量"。有效沟通要保证传达足够的信息量,如果信息内容缺失,即使其他方面做得再好,接收方也无法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
(2)保证沟通的"质"。沟通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信息需要被准确地表述和理解,这就是指沟通的"质"。
(3)保证沟通的"时"。沟通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及时性。一条过时的信息,即使是完整而准确的,其价值可能也会大打折扣。
第五题:简述冲突产生的原因
【答案要点】冲突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个人差异、沟通差异和结构差异。
(1)个人差异。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文化水平等不同,造成个体价值观、性格特征、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2)沟通差异。语义理解的困难、信息交流不充分、沟通渠道中的噪声等因素都构成了沟通障碍,并成为冲突的潜在条件。通常,很多冲突都可以被归因为沟通不足或者沟通不当。
(3)结构差异。结构差异指来自组织结构本身的设计不良,而造成整合困难,最后导致冲突。常见的导致冲突产生的结构因素包括:专业化、任务互依性、资源稀缺、目标差异、权力分配、职责模糊等。
第六题:简述冲突观念的变迁
【答案要点】(1)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冲突的传统观念在冲突理论中占主导地位。传统观念认为,所有冲突都是不好的、有害的,冲突是组织管理不善的信号,只能给组织带来消极影响,因而应当尽可能加以避免。
(2)从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冲突的人际关系观念在冲突理论中占统治地位。人际关系观念认为,冲突是所有群体和组织中自然发生的现象;既然冲突总是不可避免的,那就不如去接受它。
(3)冲突的相互作用观念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当代冲突理论中的主流学派。相互作用观念不仅接受冲突的存在,而且鼓励冲突的存在。
第七题:论述沟通的障碍及如何克服沟通的障碍
【答案要点】影响沟通过程的障碍包括人际障碍、组织障碍和文化障碍。
(1)人际障碍。人际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①表达能力。有的沟通者表达能力欠佳,使信息接收者难以准确理解信息发送者的真实意图。
②知识和经验差异。双方共有的知识和经验越多,沟通越顺利;共有的知识和经验越少,容易导致沟通失败。
③个性和关系。一个品性和人际关系好的人,发出的信息容易使人相信。
④情绪。不同的情绪状态会使个体对同一信息的解释截然不同。
⑤选择性知觉。在沟通过程中,信息接收者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经验、背景及其他个性特征有选择地去看或去听信息。
⑥信息过滤。信息发送者为了投信息接收者所好,故意操纵信息传递,造成信息歪曲。
⑦信息过载。当加工和消化大量的信息变得不可能时,人们就会忽视、不注意或者忘记信息,这经常会导致信息流失,降低沟通的效率。
(2)组织障碍。组织障碍的根源存在于组织的等级结构之中。组织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①组织结构不合理。组织层级过多,信息在层层传递的过程中不仅容易失真,而且会浪费大量时间,影响沟通的效果与效率。另外,如果组织结构臃肿、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明、机构重叠或条块分割,就会给沟通双方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引起传递信息的歪曲,降低信息沟通的有效性。
②组织氛围不和谐。组织氛围也会对信息接收的程度产生影响。命令和请示是否拘泥形式的氛围也会影响沟通有效性。
(3)文化障碍。沟通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会促进或阻碍沟通。不同文化的差异通过自我意识、语言、穿着、饮食、时间意识、价值观、信仰、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
为了克服人际障碍、组织障碍和文化障碍,管理者必须掌握或培养一定的沟通技巧。这些技巧能帮助管理者获得决策和行动所需的信息,与其他成员达成共识。
(1)学会倾听。斯蒂芬·罗宾斯等人认为,积极倾听要做到以下步骤:①目光接触;②展现赞许性的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③避免分心的举动或表示厌倦的动作;④提问;⑤用自己的语言复述;⑥避免打断讲话者;⑦不要说得太多;⑧顺利转换倾听者与讲话者的角色。
(2)重视反馈。反馈是沟通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是决定沟通目标可否实现的关键。很多沟通问题可以直接归因于误解或信息不准确。正确使用信息反馈系统,能够极大地减少沟通中出现的障碍。反馈既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非言语的。
(3)克服认知差异。认知差异可能成为沟通障碍,因此为了克服认知和语言上的差异,信息发送者应该使信息清晰明了,尽可能使具有不同观点和经验的信息接收者都能够理解。只要有可能,就应该尽力了解沟通对象的背景,尽可能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用信息接收者容易理解的方式选择用词和组织信息,这样有助于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4)抑制情绪化反应。处理情绪因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暂停沟通直到完全恢复平静。管理者应该尽力预期员工的情绪化反应,并做好准备加以处理。管理者也需要关注自己情绪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影响他人。
第八题:论述托马斯二维模式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美国行为科学家托马斯提出的冲突处理的二维模式以"合作性"为横坐标,"坚持己见"为纵坐标,组合成五种冲突处理策略,即竞争、合作、回避、迁就和妥协。
(1)竞争策略又称强制策略,即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无视他人的利益,是一种"我赢你输"的策略。这种策略很难使对方心悦诚服,并非解决冲突的好方法。
(2)合作策略指尽可能满足双方利益,代表了冲突解决中的双赢局面。合作是通过彼此公开而具诚意的沟通,来了解彼此双方的差异所在,并努力找出可能的双赢方案,以使双方都获得最大的可能利益。
(3)回避策略是指既不合作又不坚持己见,既不满足自己利益又不满足对方利益的冲突解决策略。如果冲突本身不是太重要,或者冲突已经引发过度的情绪反应,此时回避策略可能在短期内很有效。
(4)迁就策略又称克制策略,即当事人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而抑制了自己的需求。
(5)妥协策略实质上是一种交易,又称为谈判策略。它需要冲突双方各让一步,通过一系列的谈判、让步、讨价还价来部分满足双方的要求和利益。当冲突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或是急于对某些议题取得一个暂时的解决方案,或是面对很大的时间压力时,妥协可能为最佳策略。